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xhautobook.com

第108节(1 / 2)

嘉靖嫌烫,不肯喝,让他放一边晾着。

朱翊钧对旁边的小太监去给他取些蜜饯果来,自己则走到嘉靖身旁。

嘉靖问他:“殿试看得如何?”

朱翊钧不置可否:“就那样吧。”

嘉靖冷哼:“什么叫就那样吧?”

朱翊钧却说道:“他们有的人头发和胡子都白了,走路弯着腰,慢吞吞的,迈出大殿还需要别人搀扶,为什么还要来考试呀?”

这个问题实在叫他困惑不已,这些人看起来至少六七十岁,别人都致仕回家养老了,他们还在拼了命的考试。就算考上了,还有精力去当官吗?

嘉靖摸了摸他的脑袋:“孩子,你太小了,所以不懂。”

朱翊钧站在他身旁:“那皇爷爷你跟我说,说了我就懂了呀。”

嘉靖冷笑一声:“从童生到生员,不过十之一二,从生员到举人,百人之中,不过五人。从举人到进士,百人之中,二三人而已。”

“天下士人,终其一生,屡败屡战,难求一第。”

以朱翊钧目前的数学水平,他算不过来究竟多少个读书人中才能出一个进士。总之,很难考就对了。难怪徐渭考了八次,也没考中举人。

嘉靖忽然屏退左右太监,只留下黄锦一人。他的手从朱翊钧脑袋落在了他的腰上,将人往前一带,小家伙便贴着他站着。

嘉靖问他:“士子考功名为了做官,朝廷选拔人才,那你说,于天子而言,科举有何作用?”

朱翊钧想了想,说道:“兹欲闻:人得用,财得理,以至治美刑平,华尊夷遁,久安之计,何道可臻?”

“哈哈哈哈哈哈!”

嘉靖大笑过后,在他屁股上拍了一巴掌:“小滑头。”

这是今日嘉靖给诸位贡生出的策题。

笑过之后,嘉靖问他:“科举又称作什么?”

朱翊钧摇头:“不知道。”

“科举又称恩科。所谓恩科,便是天子恩赐天下士人,结天下读书人以欢心。”

“你听好了,于天子而言,科举的目的,既不是选拔人才,更不是化育天下。”

朱翊钧问:“那是什么?”

“学而优则仕。如此,叫他们日日钻研,孜孜不倦,白首穷经。”

“这便没有心思琢磨其他,读书人安定了,天下方可安定。”

于天下士人,科举是金榜题名、一日看尽长安花;于朝廷而言,科举是选拔人才的唯一途径;于天子而言,科举是给天下聪明人化的一道牢笼,以利诱之,将他们牢牢地锁在其中。

嘉靖拍了拍朱翊钧的脸蛋儿:“记住了吗?”

“记住了。”

朱翊钧又上了他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课,似懂非懂,需要吃一颗蜜饯消化一下。

看他那一脸纯真的小模样,嘉靖就知道,他没听懂,不过没关系,记住了,往后慢慢就懂了。

“咳咳~”

兴许是说话太多,引出嘉靖一阵咳嗽。朱翊钧又摸了摸旁边的瓷碗,药还是有一点烫。

他把碗端起来,舀了一勺就往自己嘴边送。嘉靖惊了,这小崽子,药都敢乱吃,正要训斥他,却见朱翊钧撅起嘴,对着勺子轻轻吹气,又把勺子递到嘉靖嘴边:“皇爷爷,喝药。”

他掌握不好平衡,小手抖一下,一勺药撒了半勺,全滴在了嘉靖的衣袍上。

嘉靖嫌弃的偏了偏头,伸手去接药碗:“不要你喂,朕自己来。”

他拿过药碗一口喝完,嘴还没闭上,朱翊钧就拿了颗蜜饯,不由分说往他嘴里塞:“皇爷爷吃这个。”

“朕不吃,你自己吃!”

“吃嘛,吃嘛,吃了就不苦了。”

嘉靖拗不过他,只得将蜜饯含在嘴里。推开他站起来,大步往寝殿内走。

朱翊钧抓了颗蜜饯塞自己嘴里,回头一看,嘉靖已经走了:“皇爷爷去哪里呀?”

“换衣服。”

朱翊钧一蹦一跳的跟上去:“我帮你挑。”

“不需要。”

“要的要的。”

“你今日的书温了吗,字练了吗?”

“……”

三日后放榜,举行传胪大典。一甲前三,二甲前十二,一共十三个人,有一半以上,朱翊钧在那个姑苏小馆见过,状元和榜眼都是曾与徐渭和张元忭同桌吃饭的浙江考生。

再次印证江南富庶之地,人才辈出,一点也不夸张。

正直春和景明,和风初畅,嘉靖的风寒也已经痊愈。朱翊钧不能总关在书房里读书,嘉靖时常带着他去景山踏青,御花园赏花,水云榭钓鱼,泛舟太液池。

朱翊钧最喜欢在太液池上划船,当然,是太监划船,他只是坐在上面,感受拂面而来的暖风,看两岸掠过的亭台殿宇,岸边柳丝轻拂。

趁嘉靖不注意,他趴在船舷上,用手去够水面。很快被皇爷爷抓了个现行,拧起来在屁股上狠抽了两下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